考研复试难吗(考研难吗)

考研复试难吗,考研难吗

前几天,一份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研录取名单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据网传名单,初试第一名390分,复试77.93分;初试第二名陈某331分,复试高达90.86分,成功逆袭,拿到了唯一的录取名额。


图源: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

由于初试分差快到60,有不少网友质疑面试和录取过程“有猫腻”,还有网友发帖称逆袭成功的陈某为济宁医学院教务处处长之子。


这些帖子在舆论场逐渐发酵,讨论有愈演愈烈之势。3月31日,济宁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先后发布声明,澄清事实真相。

针对“陈某是济宁医学院教务处处长之子”的谣言,济宁医学院出面辟谣:经核查,陈某为山东省青州市人,父母均务农;教务处处长,山东省临沂市人,仅育有一女。两人无任何血缘关系。

随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发布声明称,校方对网友的争论高度重视,已经迅速成立专项调查组。经过严格复核所涉考生的原始成绩单、调看现场面试录像等一系列查核程序,并未发现复试和录取程序存在违规行为,认定该考生成绩有效。

这个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圆满完结。但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次事件中,为什么人们下意识质疑背后“有猫腻”,而不愿相信是“真逆袭”呢?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的认知都存在局限性,人们对于那些与自己认知不相符的事物,总是充满固执和偏见,认为它指定有点什么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正如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中讲到的那样:

人们都有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以维持合理的高自尊。

从这一需求延伸出来理解,就是人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对的,以确保我们心中不会出现无力感。所以对那些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东西,我们总是下意识进行否定。

人们认知上的局限和维系“高自尊”的需求,就让“认知偏差”有机可乘。不少质疑陈鑫逆袭上协和、甚至造谣陈某出身“学阀世家”的网友,就是因此受到了典型认知偏差——刻板印象的影响。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这个事件中,就存在两种“刻板印象”。

第一个刻板印象是——“笔试第一名被录取应该稳了。”

在应试教育的试卷潮里翻腾过来的人们,普遍对“笔试”有着极高的信任度,认为又量化又直观的笔试成绩更值得参考。甚至有人认为,在兼有面试和笔试的考试中,笔试成绩该具有决定性作用,面试只起到参考作用,最终成绩排名会和笔试成绩排名大差不差。

陈同学的笔试成绩落后第一名59分,却在面试时逆袭成为第一这件事,打破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继而引发了不少人对其面试和录取结果的质疑。

面对大家的质疑,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声明中花了不少篇幅,专门解释学校研究生考试的成绩算法:


在协和医学院研究生考试中,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如果面试成绩远高于另一位考生,综合成绩能逆袭是符合数学常识的。

另外,校方在声明中表示,协和医学院面试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英语听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而根据一些网友的爆料,陈同学在本科期间就进实验室和导师做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影响因子为6.58的SCI论文,科研能力强或可能是陈同学面试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经壹读君查证,确有其文

说到这,这就涉及到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二个刻板印象了——“在读本科生能发高分SCI,背后肯定有猫腻”,进而编排出不少陈同学是教务处处长之子的互联网学阀文学。

诶,壹读君对此不想更多解释了,累嘴又累心……只想和造谣者说:

面对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可以合理质疑,造谣中伤就不好了吧。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你如何看到陈同学考研“逆袭”?你觉得研究生考试如何划定笔试、面试成绩的比例更合理呢?请以#周末考+逆袭#的格式在文末留言,壹读君将为按格式留言且点赞前五名的朋友送上《类比思维》一本。


世界著名类比思考专家,美国西北大学心理学家德瑞•根特纳曾说,“进行关联性思考,是我们人类能主宰地球的原因之一”。关联性思考是类比思维的起点。本书用丰富的案例,介绍了如何进行关联性思考、找到事物之间的结构性相似,从而洞察事物本质、产生新创意、解决复杂问题。对于希望提升思维能力、实现创新的个人和组织来说,本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点击图片阅读 | 古装剧开始流行发箍了,能再敷衍一点吗?

点击图片阅读 | 汪小菲为什么不允许孩子叫别人爸爸?

考研复试难吗(考研难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无极考研网 » 考研复试难吗(考研难吗)

赞 ()

评论 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