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非但不生气,反而翘首以盼待王师!”
“不过,小王只希望看到殿下的仁义之师,而不是朱允熥那群贪婪的强盗,哈哈哈!”
朱棣见李芳远这样说,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想不到贤弟竟如此豁达,倒是愚兄显得不够坦荡了!”
“既然咱们把话说到这份上,那愚兄就指着鸭绿江水发誓。若是将来孤登临九五,只要朝鲜贡赋不缺,绝对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国,并让世代遵守下去。”
李芳远从来没想过要反攻大明,在他看来朝鲜能在大明的眼皮底下喝点汤,沾点小便宜已然是天大的幸运了。
“那小王就提前代朝鲜,以及朝鲜的后世之君谢过燕王殿下的慷慨喽,哈哈哈!”
在两人爽朗的笑声中,北朝史官崔木激动的在纸上写下这样一笔。
“国主与大明燕王殿下会盟于江上,国主面对大明燕王之刁难进退有节……”
这一刻,在崔木眼中,李芳远就是圣君明主,是振兴朝鲜的希望。
朱棣和李芳远联袂登上龟船,然后在李芳远的带领下游览了鸭绿江美景,然后登上北朝之土,参观了北朝的都城,以及道路两旁之村里市集。
再来之前,朱棣以为北朝百姓生活会非常困苦。
毕竟大明年年加征,南朝和高丽两国都已不堪重负,被朱允熥额外关照的北朝应该更难才对。
可在来到北朝后发现,北朝百姓竟然生活的还算不错。
虽然远远达不到富裕的程度,但他们脸上却没有多少忧苦之色。
只是有一点比较奇怪,路上看到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挂着一个小牌牌,哪怕是随侍在李芳远身边的官员也毫不例外,只不过材质上更讲究,用的是牛角、白玉之类。
“贤弟,可否告知他们身上佩戴的木牌为何物,为何贵国不论老少都有佩戴之?”
“回兄长,此为号牌,乃是小弟所创,专门用来记录他们的身高、体征、籍贯、田宅等等信息,用以方便征兵和服徭役。”
“在我北朝境内,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之男丁只要出门必须佩戴此物,如有不带或者伪造、修改者处以重罚!”
朱棣闻言立马想到了大明严格执行的路引制度,两者竟然出奇的相似,都是方便官府管理百姓的一种手段。
只不过李芳远的号牌制度更加方便一些,只要拿出号牌,其人身份信息一目了然,可以随时进行征发等等。
“想不到贤弟竟还是内政高手,竟能想出此等便宜之法!”
李芳远闻言谦虚道。
“旁门左道尔,不敢当燕王如此称赞!”
“小弟行此等办法,也是无奈之举。北朝之地不比大明,小国识字者甚少,若不推行此法,朝廷征兵、征税将乱成一团麻。”
“贤弟谦虚了,治国无定法,能治好国家,治好百姓即为善法!”
“本王此次回去,也要在封地内推行此法!”
朱棣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而是真的觉得此法可行。只是他还不知道,就在他想借鉴北朝的户籍管理制度之时,远在南京的朱允熥正在推行一种更加先进的管理制度,不仅超越北朝,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变革。
朱棣又跟着李芳远走了而几个地方,时常见到有顶着光头的人在农田、工地、堤坝等等地方忙碌,不禁再次生出好奇之心。
“贤弟,你北朝和尚也要做工么?”
朱棣对佛门印象不错,一来姚广孝是和尚,二来佛门有意靠拢他,有扶持他上位的想法。
因此,朱棣不管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都对佛门保持足够的尊重,在他的封地里佛寺更是一座接一座的兴起,很多被朱允熥逼的活不下去的和尚都跑到燕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宦海浮沉 天尊下山 联盟:开局唢呐,送走了周姐呆妹 累!病娇徒弟要黑化,每天都要哄 枭雄1990 修真就是一个大坑 龙婿叶凡 侯府表妹自救手册 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刚下山,就被师姐骗去同居 艾斯比之我不是哑巴 这个明星竟然有才艺 李大开修仙记 锦歆宗擎霄 修仙:从尸解开始 快穿:病娇偏执反派都团宠我 医道官途 美女总裁爱上小保安:绝世高手 携崽离婚夫人暴富了完整阅读 我靠一双神瞳鉴宝捡漏杨波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