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 有什么区别)

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 有什么区别


图片来自网络

1945年8月22日,何应钦召集各方面军司令官、部分战区司令长官和海军、空军负责人开会。会议的议题是:各地受降区的划分以及受降部队的派遣事宜。

经过多方综合考虑,8月26日,何应钦拟定了一份把中国战区划分为15个受降区的计划,并呈送蒋氏。

蒋氏看后,认为还不错,稍作修改后,又加上了一个台澎区,核准中国战区受降区划分为16个。

这16个受降区可不是随意划分的,而是跟抗战时期的战区划分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抗战时期的战区又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呢?

1937年8月20日,为了适应对日战争的需要,全国划分为5大战区。

1战区,作战区域是平汉线和津浦线北段,作用是防卫平津之敌南进。

2战区,作战区域是山西、察哈尔和绥远,作用是防卫平津之敌西进。

3战区,作战区域是宁沪杭地区,作用是对付从上海登陸之敌。

4战区,作战区域是福建、广东,作用是对付广州登陸之敌。

5战区,作战区域是山东、苏北和皖北,作用是防备日军从山东登陸。

可战争爆发后,日军并没有从山东登陸,因此,第5战区还未等发挥作用,就被撤消了。

可由于南下的日军进展太快,在9月初就已经逼近津浦路北段。

蒋氏临时抱佛脚,在津浦路北段新设立了一个第6战区,调第3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改任1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津浦路北段战事。又于9月19日重新设立第5战区,负责津浦路南段以及山东省和长江以北的江苏和安徽两省大部地区的战事。

可冯玉祥根本就指挥不了1战区下辖的1集团军宋哲元部和临时拨给他指挥的第3集团军韩复榘部,因此在津浦路北段接连失利,冯玉祥一气之下辞职。

见津浦路北段已经沦陷,第6战区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在10月15日,第6战区仅存在了一个多月就被撤销。

此时,由于日军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向山西进兵,第2战区兵力吃紧,占据了保定的日军又有向平汉线进兵的趋势。因此,在10月26日,蒋氏又以川军为主要作战力量,在平汉线南段成立了第7战区。

而关东军的察哈尔兵團见战事顺利,有向绥远进攻,进攻西北之势,蒋氏又在西北增设第8战区,作战区域为陕、甘、宁、青四省。

第8战区是当时战区中仅有的一个设立两个指挥部的战区,分别由朱绍良的长官部和傅宜生的绥西指挥部组成。


图片来自网络

第8战区虽然不在抗战的一线,但却担负了四个任务:

其一、防备日军向西北进兵。

其二、积蓄抗战兵员。

其三、拉拢傅宜生,分化晋绥军。

其四、防备延安。

第7战区的存在时间同样很短,由于川军首领刘湘在1938年1月去世,第7战区随即撤销,兵力被转用于其他方向。

1938年1月,由于形势变化,初次成立的5个战区的作战区域发生了变化,蒋氏下令对各战区的作战区域进行了调整。

1战区,作战区域是平汉线沿线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

2战区,作战区域是山西、绥远、河北、河南各一部。

3战区,作战区域是江苏、浙江等地。

4战区,作战区域是两广。

5战区,作战区域是津浦路。

8战区,作战区域是甘、青、宁地区。

此时,全国的战区由五大战区变成了六大战区。

1938年6月,武汉会战即将打响,为了应对武汉会战,蒋氏新成立了第9战区,作战区域是鄂南、赣北和湖南全境。

由于1战区所在的豫鲁地区已经沦陷,1战区被撤销。

武汉陷落后,为了应对相持阶段的作战,全国各大战区再次进行了调整。

1战区恢复,作战区域是河南全境和安徽一部。

2战区,作战区域是山西、陕西一部。

3战区,作战区域是苏南、皖南和浙闽两省。

4战区,作战区域是两广。

5战区,作战区域是皖西、鄂北和豫南。

8战区,作战区域是甘、青、宁、绥远。

9战区,作战区域是赣西北、鄂南、湖南全境。

10战区,作战区域是陕西。

苏鲁战区,作战区域是苏北、山东、皖北津浦线以东的敌后地区。

冀察战区,作战区域是河北、察哈尔两省。


图片来自网络

1939年1月的这次战区大调整有三个特点:

一是,把本属于第8战区的陕西分出来成立了10战区,其意图昭然若揭,就是为了对付延安。

二是,终于开始重视敌后游击战了,之所以把上述地区设立敌后游击区,其目的就是要与八路军和新四军争夺民心。

三是,把卫立煌派到阎锡山的地盘去镇守中条山,一来可以堵住日军偷渡黄河,攻取关中的企图;二来可以就近监视阎锡山,使其无法和日军勾结。

1939年10月,蒋氏认为,湘西、鄂西和黔东地区防守空虚,因此,在湘西地区重新设立第6战区。

1940年5月,第6战区再次被撤销,所辖的湘西、鄂西和黔东分别划给了第9战区和第5战区。

这次划分造成了权责不分。

如郭忏的江防军所在的区域是第5战区李宗仁的防区,可江防军却归统帅部直辖,郭忏一手托两家。

枣宜会战时,李宗仁调动江防军增援汉水以东战场的时候,郭忏又不敢不听。这也是造成枣宜会战失败,宜昌失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事后证明,第6战区这次撤销是非常不明智的, 因为就在第6战区被撤销的一个月后,鄂西重镇宜昌陷落。

1940年7月8日,刚撤销不到两个月的第6战区再次恢复。

在1940年5月被撤销的并不仅是第6战区,10战区也被撤销,原属于10战区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重新划归第8战区。

1940年8月,第4战区也面临着一次大变化。

当时,第4战区的作战区域是广东和广西,下辖关麟征第9集团军、余汉谋的12集团军和夏威的16集团军。

这三个集团军哪个也不是第4战区司令官张发奎的嫡系,他的嫡系部队第4军此时正在第9战区薛岳帐下听用呢。

蒋氏这一次划分是把广东和广西分开,以广东为第7战区,作战地区是广东、赣南和闽西,广西为第4战区。如此一来,张发奎哪一支部队也指挥不了。

12集团军是余汉谋说的算,第9集团军是嫡系,16集团军是桂军,蒋氏通过这么一调整,瞬间就把张发奎架空。

至此,全国战区就变成了9个,并一直保持到了1945年。

1944年到1945年初,蒋系部队在豫湘桂作战中惨败,为了充实部队,准备接下来的反击,蒋氏对各战区再次进行了调整。

1战区,作战区域是陕西、甘肃一部和豫西。由于在豫湘桂作战中,原属于1战区的河南被日军占领,蒋氏只能把原属于第8战区的关中地区划给1战区。


图片来自网络

蒋氏之所以这么做取决于两点:

一是,此时胡宗南已经成长起来,担任1战区代理司令长官一职;二是,为了挡住延安向陕南发展。

2战区,作战区域是晋西。

晋军在抗战中除在抗战初期有所建树外,在相持阶段几乎没有胜绩,其防区也一缩再缩。待了1945年,也仅剩下晋西一隅之地了。

3战区,作战区域是赣东、闽北和淞南。

4战区,作战区域是广西。

5战区,作战区域是鄂西北。

枣宜会战后,第5战区所辖的区域大幅度缩水,地盘被一分为三,除保留原有的一部外,其他所辖区域被分割给了第6战区和汤恩伯。

6战区,作战区域是鄂西和湘西。

7战区,作战区域是广东。

8战区,作战区域是陕甘、陇西一部、甘、青、宁、新和绥远。

9战区,作战区域是赣西和湘南。

10战区,平汉路以东、苏皖北部。

这一次调整之所以重新设立了10战区,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大别山地区的新四军。

1945年6月,抗战胜利在望,为了抢夺胜利果实,蒋氏又以原冀察战区为班底,新成立了11战区,作战区域为河北和山东。

又以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宜生所部为班底,新成立了12战区,作战区域为绥远和察哈尔两省。

如此一来,原有的冀察战区和苏鲁战区不复存在,分别被编入了11和12战区。

同时,张发奎的第4战区撤销,改为陆军总司令部直辖的第2方面军,担负与日军第23军的作战任务。

原驻守在滇越边境的滇军卢汉所部编为1方面军,担负与越北日军南方面军的作战任务。

原汤恩伯所部编为第3方面军,担任桂柳反击战,把日军逐出广西的任务。

原驻守在湘西的王耀武所部编为第四方面军,担任芷江作战以及与日军第20军的作战任务。

如此一来,全国的战区就变成了11个,加上四个方面军,共15个战略单位。再加上蒋氏新添加的台澎区,共计16个受降区。

在具体受降时,由于第8战区所辖地域没有日军,所以不参加受降。第十一战区所辖地域过广,因此设立了两个受降区,除在平津地区设立受降区外,在山东设立了11战区副司令长官部来对应。

16个受降区的具体划分如下。

1受降区,受降主官是1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受降范围是越南北纬16度线以北地区,受降地点是越南河内。

第2受降区,受降主官是第7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受降地点在汕头。

本来,受降备忘录中规定的受降范围是潮州、汕头和曲江,可由于此地的日军数量过少,连一个完整的单位都没有,才临时改变为在汕头受降。

第3受降区,受降主官的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受降范围是长沙、衡阳和岳阳等地区。受降地点在长沙。

第4受降区,受降主官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受降范围是南昌和九江等地,受降地点在南昌。

第5受降区,受降主官是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受降范围是嘉兴、金华、杭州、宁波、厦门等地。受降地点在杭州。

第6受降区,受降主官是第3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受降范围是上海、南京等地。受降地点分别在上海和南京。

第7受降区,受降主官是第6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受降范围是武汉、宜昌和沙市。受降地点在汉口。

第8受降区,受降主官是10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受降范围是徐州、安庆、蚌埠和海州。受降地点在蚌埠。

第9受降区,受降主官是11战区司令长官孙仿鲁,受降范围是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受降地点在北平。

10受降区,受降主官是11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吉甫(延年),受降地点是青岛、济南、德州。受降地点在济南。

11受降区,受降主官是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负责接收洛阳。受降地点在洛阳。

12受降区,受降主官是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受降范围是山西。受降地点在太原。

13受降区,受降主官是12战区司令长官傅宜生,受降范围是察哈尔、热河、绥远。受降地点在归绥。

14受降区,受降主官是5战区司令长官刘峙,受降范围是郾城、许昌、商丘、郑州、开封、新乡等地。受降地点先在许昌,后在郾城。

15受降区,受降主官是陈仪。

16受降区,受降主官是第3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受降范围是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广州、香港等地。受降地点在广州。

如此一来,参与受降的10个战区和四个方面军再加上台澎区正好可以对应上。


图片来自网络

蒋氏对受降区的划分看似面面俱到,可却有些想当然了。

其一,他在受降前,单方面对延安发出部队原地驻防,不得参与受降的命令,想要以这种手段抢夺胜利果实。

可蒋氏的如意算盘注定是拨不响的。

伟人针锋相对,连续发出7道命令,要求部队全速前进,争取接受日伪军投降。不仅打破了蒋氏企图独占胜利果实的企图,还抢占了大量战略要地,收缴了大量日伪军装备,迅速组织起正规部队,在华北、东北和山东占据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其二、蒋氏的那些骄兵悍将们早就期望着能在受降时抢夺地盘和发一笔横财,虽然蒋氏已经明确规定了各部的受降区,可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不断,甚至于为了争抢受降区,大打出手的也不在少数。

其三,蒋氏错过了向东北进兵的大好机会。

在受降前,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曾向蒋氏建议,部队受降应以波浪式进兵为上佳选择,即,位于华北和绥远地区的部队先行向东北进兵,华北空出来的地方由位于山东、河南的部队接替,然后空出来的区域再由两湖地区的部队接替,就这样层层向前,采取波浪式进兵,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占领东北,不给延安方面以喘息机会。

可如此一来,原有的那些富庶之地就有可能会落入非嫡系部队之手。

确实,这其中确实有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为自家派系考虑的因素在内,可也不是为一个好办法。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想法很天真,他们认为,反正肉都烂在锅里,只要不被延安抢去,给谁不是给?

可抗战胜利后,蒋氏哪里肯把胜利的果实让给他人?

因此,蒋氏根本就不接受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意见,而是仍然按照已经定好的受降区受降。

可如此一来,他就丧失了战略上的先机。

由此可见,蒋氏的失败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的失败看似是败在1949年,其实在1945年受降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图片来自网络

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 有什么区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无极考研网 » 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考研a区b区怎么划分 有什么区别)

赞 ()

评论 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