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类型有哪些(课程类型有哪些)

大家好,学科类型有哪些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课程类型有哪些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学科类型有哪些和课程类型有哪些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简述综合课程主要有哪些类型

1、一是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就是在保留原来学科的独立性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

2、二是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的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

3、三是广域课程(Broad Curriculum),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4、四是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社会问题就象包裹在教学内容里的果核一样,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5、综合课程之所以在各国中小学普遍使用,是因为它具有—些重要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整合性、整体性、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

6、1.整合性。整合有二个特点:一是系统或核心统整部分、要素的过程;二是这种整合在形成之前就已有了某种统摄、凝聚的力量。综合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体系,它虽然有“联合”意义上的综合,但无论哪种意义上的综合,它追求的是其内容和结构上的最完美的结合,使之一体化。

7、综合课程的实质是课程结构的几个要素的整合,综合课程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学科、社会和学生的整合程度,因此综合课程总是以追求这几个要素的完美整合为最终目标。综合课程的整合体现于相关学科或知识的整合,课程理论的整合,学生、教师及教材的整合。,

8、2.整体性。综合课程的理论基础是赫尔巴持的统觉理论。统觉论认为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力不是绝对孤立,而是在事物的彼此联系中发展理解力。因此、从整体出发,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更有益于儿童的认知发展。这种整体性既体现在融合的课程中,也体现在结构化的课程中。

9、结构化的课程中的整体性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结构性课程体系是综合了学科发展、社会和学习者诸多要求而构成的课程体系,其形成的过程也是它自身整体性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对于学习者而言,接受结构化知识系统的训练,最终使自身的素质结构呈现整体性。这种整体性是课程结构要素的统一和儿童认识的统一,同时又是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统一,是学习主体和情景的统一。

10、3.开放性。开放性是指综合课程本身的信息与外界的。以及课程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信息能通畅地交流。开放性是综合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改变了学科课程封闭性的缺陷,加强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

11、开放性使得综合课程能及时吸收成熟的科技知识、社会发展的新问题、儿童感兴趣的知识和问题,使综合课程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活力,贴近生活和社会。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地开发课程,给课程赋予了新的含义。

12、4.灵活性。灵活性是开放性派生出来的,是指综合课程具有自我调节机制,以及时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灵活性首先体现在结构化课程的联系上。“由于构成结构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联系,尽管各种独立的知识要素或课程是相对静止的,但联系却是活的,是随着不同方式、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13、5.适应性。综合课程的适应性是指结构化了的课程体系依据主体的人和社会的要求,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存在方式,以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能力。综合课程适应了儿童的认知特点。小学生和初中生倾向于直接的形象思维.习惯于从整体上进行观察认识。

14、综合课程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二、课程类型有哪些呢

1、①按照学科固有的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②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③从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实施的要求来划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4、④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⑤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6、⑥根据课程呈现形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7、课程类型(curriculum type),按照课程设计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形成的课程类别。每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传统的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构成课程的基本成分,多属于学科或分科课程的类型。

8、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相继出现“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等。

三、课程有哪些类型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学校课程日益丰富和定型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1)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来分类,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是课程的基本类型。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学科课程论认为各学科的逻辑体系,反映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教学内容应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严格地按每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教材。分科学习,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在当代出现的“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课程形式,都是对传统学科课程的改进和扩展,是对其主流地位的巩固和加强。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锻炼能力。(2)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区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四、什么是学科类型

(一)我国的高校现行的13个学科门类: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二)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110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

(三)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75个二级学科。

(四)中国大学学科专业,每个专业都有十几门专业课程。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13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当年毕业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7.78%,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8.43%,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7.99%。

另据各大学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48468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716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8.30%,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共643所。

理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12个专业类,共有36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科类别

五、课程类型有哪些

1、(一)按照课程内容的属性,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则主要是学习直接经验。

3、(二)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4、分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课程形态。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在小学主要是综合课程,初中采用综合和分科并举的方式,高中主要是分科课程。

5、(三)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属于一级课程。

7、地方课程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8、学校课程(也叫校本课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9、(四)根据课程的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它方面的学习。

11、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无极考研网 » 学科类型有哪些(课程类型有哪些)

赞 ()

相关推荐

评论 0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